版权所有©两弹城旅游景区 | COPYRIGHT ZGLDC.NET 2019
绵阳金石文化全案策划
学生感言(一)
UPDATA:2021/12/15 | 作者:绵外港澳台学生 高三(10)班 张雅雯 | 来源:系统发布

     十二月初旬,小雨淅淅沥沥,第二次踏上两弹城的天空也如同第一次一样,但第二次的心境却全然不同。通过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我的内心再次汹涌澎湃,感觉到了我们当代学生所缺乏的精神力量和我们当代青年所肩负的重大使命。“两弹一星”精神包含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影响深远。

      此次游历,最令我深刻的便是解说员与我们谈及到的郭永怀先辈——因工作原因不幸以身殉国的伟大科学家。根据上级指令,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等科学家参与到原子弹研发工作中来。与此同时,从各地选调的科技人员迅速汇拢。攻关战斗悄然打响。

     1968年12月4日,为了不耽误研发进度,郭永怀决定当晚乘飞机赶回北京,参加次日一早的会议。出于安全的考虑,同事们劝他改乘火车,郭永怀淡然一笑:“我搞了一辈子航空,不怕坐飞机。”说着,把桌上的资料小心翼翼地放进公文包。

     夜幕降临时,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赶到兰州机场。没想到,数小时后,意外发生了。

     凌晨时分,飞机抵达北京的机场时发生了事故,郭永怀不幸以身殉职。

     清理现场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两具烧焦了的遗体紧紧搂抱在一起。通过那只残破的手表,同事们辨认出遇难者就是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当两具尸骨终于分开时,人们的脑袋“嗡”地炸开了——那只熟悉的公文包就紧紧贴在郭永怀的胸口!——生死关头,科学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保护科研资料。一位同事小心翼翼地拿起公文包,打开一看,里面的资料竟然完好无损。旁边的同事扑通跪倒,痛哭失声……

      英雄牺牲二十二天后,中国第一枚热核导弹发射成功,呼啸的火龙划出一道亮丽的弧线,如长剑出鞘。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是我们事业的时代特征,是一种优良的作风和传统。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就必学会共同协作,一个人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创造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

TEL:0816-5380866
两弹城旅游景区版权所有 | 绵阳金石易佳全案策划
相关内容信息版权归景区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为了您的浏览质量,请您跳转是PC端网站!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