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两弹城旅游景区 | COPYRIGHT ZGLDC.NET 2019
绵阳金石文化全案策划
魅力梓潼 - 地质地貌
栏目
  • 梓潼概况
  • 建置沿革
  • 行政区划
  • 地质地貌
  • 自然资源
  • 地   质

    一、地质构造

      梓潼地质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北部川北古中坳陷低缓构造区,为新华夏第三沉积带的川北台凹构造体系。东南临近川中古隆平缓构造区,西南界临川中新坳陷低陡构造区,西与龙门山台缘褶皱凹陷带毗连。

      梓潼向斜是境内的主要地质构造。其基底岩系的形成,是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据四川省石油局川西北指挥部撰写的《梓潼大地构造简述》记述,志留纪末期,加里东运动(距今约4.4亿年),使得四川、湖北及贵州北部出露海面,形成一个单元。四川中间地块及川西凹陷低陡构造,在古生代初期(二叠纪—三叠纪,距今约2.85—2.3亿年),均为海相沉积地层。三叠纪中生代的印支运动(距今约1.8亿年),四川盆地四周剧烈褶皱隆起上升成山、海洋环境至此结束。中生代之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约燕山运动(距今约1.37亿年),使梓潼之西的龙门山加宽、升高,山前同时生成了成都断陷和梓潼凹陷。二者只是由于龙泉山的分割而隔离。梓潼向斜是一个由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构成的开阔凹陷,向斜沿龙门山走向,北起旺苍西南,经广元、昭化、剑阁、梓潼、江油、绵 阳、安县后潜沉于成都平原。梓潼向斜呈北50—70度东走向,其东侧和西侧两翼均由背斜和向斜组成,但褶皱度极微。

      新生代第四纪始新世之喜马拉雅山运动(距今约0.67万年),使龙门山再度升高,梓潼向斜相对下沉。因龙门山褶皱的剧烈上升,形成了龙门山前梓潼北部的青林口至浮苍山(俗呼蹇家山,今梓潼仙峰乡之北)、小溪垭、石岭(今江油市双河镇)一带的山麓堆积(梓潼乾隆县志称十八陇山)。在历次地质运动中,梓潼向斜之西的龙门山岩层的升降力向东推掩,渐渐向川中古隆平缓构造游移。而梓潼向斜东南的龙泉山及东面的华蓥山在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发育了一系列小型凹陷与隆起,从而带动了整个扬子台拱一起旋转。梓潼向斜带,既有来自西面龙门山升降运动的推力,又有来自东面华蓥山及南面龙泉山升降运动的侧力,使得梓潼向斜的轴线,南端倾没于成都平原,而北端又翘起于旺苍九龙山,并使轴线发生弯曲,成为弧形褶皱,并产生大致平行地层走向及斜交走向的二组节理。梓潼向斜本身的轴线,又成一个大的反“S”形延展。这些都是受西面龙门山升降运动的推力和东南面龙泉山、华蓥山升降运动的侧力而导致的结果。从而形成现在的地质构造格局。


    二、构造特征

      梓潼大向斜是境内主要构造。轴线自县境东北的建兴、演武、马鸣入境,经县境中部,成弧形沿龙门山走向,由东北向西南延展,进入江油、游仙、涪城,再经安县花荄而南向华没闭合于成都平原,全长150公里以上。因向斜轴线西北受到龙门山褶皱断带控制,东面受巴中莲花状旋扭构造影响,西南则受绵阳帚状旋扭构造制约,致使梓潼大向斜轴线弯曲,且在向斜两翼发育有了组次一级构造,并有局部微小错动,裂隙不太发育。主要构造有:


    (一)褶皱构造

      梓潼大向斜 自县境东北之建兴、演武、马鸣入境,经七曲山、宏仁太皇铺、三泉、卧龙,成弧线形向西南发育。梓潼大向斜在境内长达70公里以上,褶皱平缓,地应力不强,轴线成“S”形,总趋向为北东60度。轴部宽达6—9公里,伴有纵向和横向的波状起伏,两翼较缓,倾角2—5度,可视为近似水平产状。轴部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七曲寺组。

      金龙场背斜 金龙场背斜又称金龙场鼻状构造,为梓潼大向斜西北翼的次级构造,位于县境西北部的金龙场乡、黎雅镇、仙鹅乡。轴向为60—70度方位,呈西东向发育,轴长7.4公里。由黎雅镇圆窝子埝往东北经金龙场乡大松梁,轴向70—75度,至仙鹅乡邓家垭、猫儿头间,轴向渐次变为60—65度,于上清寺抬高而消失。西南端倾没闭合于圆窝子埝。两翼不对称,东南翼陡于西北翼,地层倾向一般为155—188度,倾角在1.3—2.3度之间。西北翼较缓,地层倾向为280—310度,倾角为0.5—1度。金龙场背斜与梓潼大向斜轴线相距约12公里,大体与梓潼大向斜平行。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白龙组。

      秤砣寺向斜 为梓潼大向斜西北翼的次级构造,位于县境金龙场之北2.5公里的秤砣寺及江油市的东安乡境,呈北东—西南向发育,轴长5.6公里,其轴线与相邻之金龙场北斜互相平行。秤砣寺向斜两翼呈不对称形式,东北翼陡,倾向为东南至南,倾向为8—30度。东北端随金龙场背斜构造北翼抬高而消失。秤砣寺西南翼为金龙场背斜北翼,二者的轴线相距约4公里。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白龙组。

      三合场背斜 又称三合场鼻状背斜构造,为梓潼大向斜东南翼的次级构造,位于县境东部之二洞、自强、文兴、宝石、定远诸乡镇。呈现东西发育。轴线由二洞乡双河村的西家山,向东南发育,通过文兴乡在许家坪翘起而消失。轴线由贾家山往西,轴向转为西北,倾没于定远乡曹家店子,并形成鼻状构造。背斜轴长15.8公里,距梓潼大向斜轴线20公里,两翼平缓,北翼倾向为西北至北,倾角为0.5—2.5度。南翼倾向为东西至南,倾角1度,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苍溪组和白龙组。

      宝石向斜 为梓潼大向斜东南翼的次级构造,位于县境东南之宝石、定远、玛瑙等乡镇之境。轴长13.5公里,轴向北西,东端起于宝石乡杨家山,经宝石桥至定远乡雨台山观音堂之北,成正方位,至凉风咀、何家沟,在玛瑙镇刘家山桥楼子西北消失。南翼较北翼略陡。北翼为相邻之三合场背斜的南翼,南翼老关庙背斜的北翼延展部分。所见节理有二组,一组走向为北北东,与向斜轴线垂直,一组走向为东南,与轴线大致平行。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白龙组和苍溪组。

      老关庙背斜 又称老关庙鼻状构造,为梓潼大向斜东南翼的次级构造。位于县境之南16公里,背斜轴西南,从老关庙向西至游仙区柏林镇境内的马头山转向西南至魏城以西的花庙子、新桥镇, 延展至涪城区青义镇观音堂以北,为龙门山前带二叠系茅口组地层所覆盖。背斜轴东向,自老关庙向东,至文兴乡跃进村的马鞍山,再东北延展至剑阁县演圣乡的天马山,又东延,越过南部县升钟至阆中市田家山消失。老关庙背斜,在境内轴长55公里,轴线由西向东之后,又稍转东南。两翼平缓,东北翼为宝石桥向斜之西南翼,倾角0.5—1度,西南翼为玉河场向斜之东北翼,倾角0.5—1度。老观庙背斜轴线与玉河场(游仙区境内)向斜轴线,间距约9公里。北与梓潼大向斜轴线在马头山以西互相平行,间距约7公里,而在马头山以东,由于老关庙背斜轴线南弯,与梓潼大向斜轴线相距20公里以上。老关庙鼻状构造以底层苍溪组计,长14.5公里,宽6.3公里,闭合面积56平方公里,闭合差41.3米,其形状为一略呈现等腰三角形状。老关庙背斜无断层,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苍溪组、白龙组、七曲寺组。


    (二)破裂构造

      节理 县境内的三组背斜均为东南端闭合的鼻状构造,发育着平行和垂直两组张力节理。背斜轴线常与周围的向斜轴线方向不一致,显见其构造主要是垂直振荡运动所形成的,且有以下特征:沉积岩层厚度大,表层构造平缓,一般岩层倾角为1—2度;三组小型构造横贯县境,东向间距小,排列紧凑,轴线常成弯曲状,与梓潼大向斜成斜交,轴线西端多向西南弯曲,而东端又多向东北弯曲,共同特征则是南西宽而低,东北窄而高;倾角甚微,闭合不明,且北翼略陡于南翼。背斜东南翼缓,西北翼陡。向斜东南翼陡,西北翼缓,背斜西南端下伏闭合,东北端翘起不闭合;沉积岩相节理在构造轴部较发育,其走向多与轴线垂直,多产于坚硬砂岩内。各组节理均呈切穿全层,层厚3—7米,间隔1—3米。切割斜节理与纵节理倾角甚大,与层面垂直,节理面多不平整,缝宽0.2—1厘米,缝宽变化一般难以看出,节理上宽下窄明显,一般呈边幕状排列。相同部位,新老地层节理性质相同,走向一致。境内,主要为横节理,次为斜节理,再次为纵节理,与境外相邻区域亦相吻合。据此,境内主要为张节理,乃构造形成后期,因张力而造成。

      裂隙 县境内各构造应力不强,构造裂隙不太发育。面裂隙率一般少于5%。裂隙方向大致以1公里为界,主要有北东—东南向控制。第一组北东东南向(潼江以东),为压性或压扭性裂隙,多半成闭合状,裂隙频率不高,线裂隙为0—1条/米;第二组北西西南向(潼江以西),为张性或张扭性裂隙,大都张开,较前者发育,线裂隙率一般为1—3条/米。大部分泉水沿纵张裂隙出露。岩石的物理性质不同,裂隙发育程度不一,硬岩层比软岩层(泥质岩类)要强的多。硬岩层裂隙率一般为1—10%,而软岩层则只有1%以下。裂隙发育程度与空间位置也有关,特别在风化作用之后,一般山顶、山腰裂隙发育,沟底则差,地下更次,除风化带裂隙较发育,岩心破碎不大。泥质岩层风化裂隙较发育,但深度仅在1米即行消失。


    三、地层

      梓潼境内地质结构单一,出露地层为一套泥质岩类与砂质岩类交替韵律层的白垩系沉积岩。砂岩为厚层状,貌似城墙。泥岩的钙质含量较多。出露地层的白垩系分为三段,自下而上为:苍溪组(K1C)、白龙组(K1B)、七曲寺组(CK1)。此外,河谷地域尚沉积有新生界第四系更新统和全新统地层。


    (一)白垩系下统(K1)

      苍溪组(K1C) 出露于境内地形较低的河谷地带,层厚400米左右,分布于观义、玛瑙、双峰、定远、仁和、宝石、大新、二洞、小垭等乡镇,约391.57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7.22%。呈现紫色、暗紫色、紫红色、黄褐色。岩性为巨厚层块状砾石,夹少量透镜体粗砂,或砂质条带。以砾石英砾岩为主,石灰岩及砂岩砾石次之,砾径多为4—8厘米,个别达到20—30厘米,磨圆度中等,分选性差。厚层块状细粒石英砂岩与紫红、棕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泥岩层厚十至数十米,层次多、呈页状,单层厚度5—10厘米。砂岩含钙量重、较硬,为硬质砂岩,厚5米左右,地形呈平台状。

      白龙组(K1B) 层厚300米左右,分布于双板、仙峰、金龙场、黎雅、石台、白云、三泉、卧龙、青龙、马迎、河心等乡镇,幅员约526.87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36.6%。白龙组地层是继苍溪组的连续沉积,境内分布最大。在梓潼向斜两翼,白龙组的岩性又有明显差异。西北翼主要是浅紫色泥岩夹薄层灰白色或棕色细砂岩,泥岩层厚,层次多,地貌呈现浅丘谷地形。如黎雅、白云、石台、卧龙、三泉诸乡镇。而梓潼向斜东南翼,则为浅绿色和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砂岩与淡黄色泥岩组成,砂岩较厚,泥岩较薄的互层。砂岩大部分以泥质胶结为主,风化后相当松散,当地农民称之为“砂包石”。梓潼向斜两翼岩性差异大,是因其古生物不完全一致的原因,概与古地貌和古地理位置有关,二者属于同期异相产物。

      七曲寺组(K1G) 层厚261—478米左右。分布于建新、演武、马鸣、文昌、宏仁、三泉、卧龙等乡镇,约412.22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8.65%。七曲寺组是组成梓潼大向斜核部的最新地层,在梓潼向斜轴部及其附近出露,底部为灰黄、浅紫色厚层块状质石英砂岩,透镜状砾岩砾石,成分以石英为主,常含有钙质胶结球体,农民称“石胆”。中部有钙质胶结的泥砾或石英质砾石,厚10—15米左右,地貌呈城墙陡壁,习称“梓潼砂岩”或“卧龙砂岩”,与下伏的白龙组分界,平行不整合接触。上部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细砂岩、粉砂岩,含砾砂岩、长石砂岩互层。层间含较多的植物碎片和云母碎片,夹少量薄层紫红色细砂岩。产状近似水平。

      七曲寺组岩性变化与白龙组相似,均由北东向西南变薄、变细,在建新、马鸣一带残留厚度最大。境内七曲山大庙砂质岩,属河湖相沉积的标准层。


    (二)第四系(Q)

      新生界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在境内潼江沿岸和沟谷两侧。潼江穿越梓潼中部,河谷开阔平缓,河床比降只有3‰。阶地发育,共有六级。第四纪地层由冲积砂、卵砾石及中细砂、粗砂沉积,与下伏层不整合接触。第四系出露有两组:

      更新统(Q3) 层厚1—11米,分布于潼江沿岸四至六级阶地及黎雅、仙鹅、白云、三泉、金龙场等乡镇的沟谷地带,约37.05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4%。县境内更新统地层属更新统晚期冰水堆积形成。从整个层段看,上部为鲜棕黄色粘土,含较多钙质结核(俗称“姜石子”),有的部面偶见铁锰胶膜和小于0.5厘米的铁锰结核,沿裂缝有高岭土胶膜。下部为致密的砂粘土,不含或偶含钙质结核(姜石子)。底部夹砂岩、变质岩等,砾石分选性差。

      全新统(Q4) 层厚8—15米,分布于许州、宏仁、豢龙、文昌、长卿、东石、玛瑙、交泰等乡镇之潼江沿岸,为近代河流砂砾卵石等冲积物堆积而成。地貌上构成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河漫滩沿江展开,均由冲积砂砾及卵石组成。一、二级阶地为新冲积层,且二元结构,上部为砂土或沙壤土,下部为砂砾石和卵石。一级阶地高出江面10米左右,沿江成条状,面积小。二级阶地高出江面15米左右,连续成片。阶地高差不大,眉峰清楚,有的前缘坡被下一阶之后缘迭覆,不见砾石底部,有的河床已露基岩。


    地 貌


    一、地貌轮廓

      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于1982年制定的《四川地貌区划》,界定梓潼县境域属四川东部盆地山地区盆中丘陵区与盆北低山区的结合部,系“红色盆地”范畴。县境西南属盆中丘陵区,县境东北属盆北低山区。因此,梓潼地貌以丘陵和低山为主,具有向川北山区过渡的特点。

      梓潼县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中部夹一低凹的潼江河谷,东西横剖面呈不对称的马鞍形。县境地势由海拔700米以上的东北高丘、低山区,向西南倾至600米以下的中、浅丘陵区。最高点为东北部马迎乡境内的旺瓢山(海拔911.6米)。最低点为县境之南的交泰乡后山村潼江流出县境处的三江口(海拔413米),绝对落差498.6米。全境地形切割深度为100—300米左右。县境地质构造因受梓潼大向斜宽缓的两翼制约,境内地层平缓,出露地层几乎近于水平产状。岩层分布一般为紫红色和灰绿色砂岩与紫红色页岩、泥岩、互层的沉积韵律,加之接近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侵蚀风化剥蚀作用强烈,泥岩和页岩疏松,被剥蚀为平台,坚硬的砂岩往往被侵蚀为悬岩状,形成“梓潼台地”地貌。


    二、侵蚀堆积地貌

      境内堆积地貌不太发育,沿潼江河谷呈带状分布,赤溪河、石牛河、鹅溪(马鸣河)等河流两岸仅有零星分布,共约68.28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4.7%,其类型如下:

      河漫滩 分布于潼江中游,高出现代河床1—2米,堆积物为第四系,由砂砾卵石及少许粘砂土组成。

      一级阶地 沿潼江两岸均有分布,高出现代河床3—10米,堆积物亦为第四系,下部为砂砾、卵石,上部为粘砂土,层厚5—33米。梓潼县城文昌镇座落于此阶地之上。

      高阶地 境内沿河流、沟谷均有分布,高出现代河床10—70米,沉积物主要为第四系及白垩系下统。二至四级阶地,上部为鲜棕色粘土,含较多钙质结核,有的层面偶含铁质胶膜和小于0.5厘米的铁锰质结核。下部为砂粘土、姜石黄泥、砾卵石黄泥变质岩。五、六级阶地上部只有钙质结核(俗称“姜石子”)和黄泥并存。三级以上阶地,由于长期受侵蚀作用破坏,大都成为孤立的丘包或垄岗。


    三、构造侵蚀剥蚀地貌

      县境属丘陵向低山过渡地域。地质构造属平缓褶皱区。所以,除在接近龙门山脉的金龙场、仙峰、小垭等北面地域因受龙门山褶皱构造影响,有零星缓倾、单斜低山地形外,其余皆为桌状、台状、枝状等低山、丘陵地形,河谷发育以北南向为主。类型如下:

      单斜低山浅谷 因受龙门山褶皱构造影响,县境金龙场西北之白家山,仙峰乡西北之寨子林、吉家坡,小垭乡北部的照牛山,分别由白垩系砾岩、砂岩组成3列单面山岭。坡面倾角40—10度左右,由北向西向南东渐次变缓。寨子林、吉家坡海拔720—840米以上,照牛山海拔723米,山麓的潼江河谷海拔550米(仙峰乡北部张村坝),相对高差230米以上。单面山垄岗之间为洼地,山顶海拔600—700米为平缓的夷平面,与四级阶地相当。

      平行低山窄谷 潼江中上游之东,青龙乡至自强镇之北的演武、建兴、马迎、马鸣、二洞诸乡镇地,面积约282.1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19.6%。山岭多南北平行排列,又成东西向羽状展开,河谷切割深度250—350米,谷地较陡,一般在30度以上,沟谷多呈“V”字形。该类区之最高山丘­——旺瓢山,海拔911.6米,余皆750—800米以上,各层砂岩常构成宽度不等的平台。

    桌状低山缓坡宽谷 县境东南之青龙、自强、二洞、文兴、大新、仁和、玛瑙、定远、交泰、宝石等乡镇,面积约36.08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23.36%。因受近似水平的岩层产状制约,发育了由北东向西南延伸的桌状山丘,顶部均较平阔宽展。出露地层砂岩砾岩具较强抗风化能力,因而山岭间沟谷宽缓,呈“U”形,最宽可达1公里以上,渐次东向至境外,才逐渐变宽。谷沟深度一般在150—250米之间。

      丘陵 县境潼江以西,北起双板、金龙场乡,南达观义镇、双峰乡。面积约733.62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50.94%。这一区域发育之丘陵为主的地貌,由南西向北东渐次升高。丘陵中散布着一些枝状、船形低山,又间有几条长岛状山丘。如卧龙镇的卧龙山,状如长岛,由北向南延展至石牛镇境内,长达10余公里,海拔752.7米,其它丘陵海拔均在500—600之间。

      丘陵之丘顶浑圆,丘坡稍陡,在15—20度之间。谷底平坦,宽度多在150—200米以上。


    四、地貌区划

      依据地貌相似性原则划分地貌,县境可划分为3个地貌区;潼江东北高丘低山区,潼江以西丘陵区,潼江河谷平坝区。


    (一)潼江东北高丘低山区

      潼江以东,北起仙峰乡之东,南达交泰乡(含小垭、许州镇等北部、演武、自强、马迎、马鸣、建兴、青龙、仁和、文兴、大新、定远、宝石等乡镇)。马迎以北,属羽状低山宽谷,山体呈南北向发育;马迎以南,属桌状和枝状缓坡宽谷,多呈东西向展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苍溪组、白龙组、七曲寺组的砾岩层及坚硬砂岩层,受剧烈侵蚀,造成以平顶方山和“V”字形山谷为特点之地貌。在梓潼大向斜核部附近,山体均比周围略高,如海拔911.6米的旺瓢山和海拔807.7米的七曲山,均在梓潼大向斜核部附近。区内标准的方山较多(如兜鍪山、铜鼓山等),山体对称性很好,由于砾石和泥岩互层,因而阶梯式平台地貌发育。坚硬的砂岩造成陡坡,性软的泥岩造成缓坡,有的山体阶梯式平台多至10台以上,阶梯平台宽20—50米之间。


    (二)潼江西南丘陵区

      潼江以西,北起双板、金龙场,经黎雅、白云、卧龙、石牛,南达双峰等乡镇,自北而南,有高丘、中丘、浅丘3种地貌类型。高丘分布于双板、仙鹅、金龙场及黎雅、石台乡之北,许州、豢龙之西。海拔600—700米。出露地层上部以白垩系下统泥岩为主,间有砂岩,坡缓谷窄,谷宽100—200米。浅丘分布于黎雅、石台之南,宏仁以西,石牛以及白云、卧龙、三泉、长卿等乡镇,海拔450—600米,地层上部为白垩系下统七曲寺组,泥岩为主,间有砂岩,丘陵间有零星长岛形低山,海拔700米左右,境内坡缓谷宽,约300—600米左右。中丘分布于石牛以南东石以西及观义、双峰、玛瑙等乡镇。海拔420—550米以上,亦有海拔600米以上的零星长岛形低山分布。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苍溪组、白龙组和七曲寺组,泥岩与砂岩互层,坡缓,谷宽100—300米,梯形台地广布。


    (三)潼江河谷平坝区

      位于县境中部,北起仙峰乡,经许州、豢龙、文昌、宏仁、长卿、青龙、东石、玛瑙、观义,南达交泰乡潼江河谷。潼江上游河床狭窄,河谷呈“V”字形,至许州镇境内后,河谷变宽。谷坡变缓,河曲逐渐发育,河漫滩和阶地逐渐生成,到县城附近,形成许多较宽的河漫滩和阶地,河宽50—150米,河谷呈“U”字形,为壮年期河谷。

      由于河流受到不同地质年代地壳升降运动影响,生成了不同高度的阶地。县境沿潼江两岸,均可见3级阶地。第一级阶地高出现代河床5—10米,沉积物为第四系,上部为砂土,含沙量15%左右,下层为棕黄色粘土、砾岩、砂质泥岩。第二级阶地高出现代河床10—15米,沉积物为第四系,上部为棕黄色粘土,下部为砂质泥岩、砾岩。第三级阶地高出现代河床15—20米,沉积物为紫黄色粘土,含较多钙质结核,有的为姜石黄泥,又有的为鹅卵石黄泥。第四、五、六级阶地生成时间较早,由于长期遭侵蚀,多成孤立的丘顶或垄岗。


    五、主要山丘

      县境无构造山脉,所有山丘均系地壳抬升和流水等外力侵蚀切割。使得河谷下降,两岸相对升高而形成的河流间的分水岭,因而山丘的延伸规律与河流流向大体一致。

      主要山丘有:

      七曲山 位于县境中部,又为潼江与马鸣河分水岭,北起演武乡,主峰燕儿窝(海拔895米),南延天皇山(海拔859米)、至大庙(海拔807.7米)、又南至敕法台(海拔805米)。

      灰色岭(又名灰疙瘩) 位于县境之北的小垭乡境内,海拔786米,系景家河与武连镇分水岭,南延有华牟山(海拔723米),北延有照牛山(海拔723米)、五通山(海拔742米)。

      海螺山 位于县境之北的建兴乡境内(海拔721米),系马鸣河源头与剑阁县马登乡的界山,南延道角湾(海拔842米)、主峰凤凰山(海拔842米)。

      碗泉山 位于县境东北的马鸣乡与剑阁县碗泉乡交界地段,主峰张家湾头(海拔895米)。

      黑寨山 位于县境东北的马鸣乡、马迎乡与剑阁县公店乡边界地段,主峰长梁(海拔901米)。

      老龙山 位于县境之东的大新乡与剑阁县元山镇和南部县桐坪乡交界的边沿地段,主峰重阳山佛爷岩(海拔774.9米)。

      旺瓢山 位于县境东北的马鸣乡与马迎乡交界地段(海拔911.6米),南延有老君山(海拔844米)、土寨山(海拔823米)。

      威灵山 位于县境之东的自强镇与二洞乡交界地段,系象鼻河与二洞河分水岭,主峰庙子湾头(海拔700米)。

      兜鍪山 又名大帽山,位于县境中部的文昌镇与县东南的玛瑙镇、自强镇交界地段,主峰雍家坪(海拔795米)。东延浮涂山(主峰大圣寺、海拔755米)。

      雨台山 位于县境之东的定远乡与盐亭县剑河乡交界地段(海拔738米)。

      寨子山 位于县境东南的玛瑙镇与交泰乡交界地段,主峰罗板桥(海拔700米)。

      大包山 位于县境之东则的文兴乡与自强镇、宝石乡乡镇交界地段,主峰泉水湾(海拔772米),南延有三房山(海拔779.4米)、鹰窝山(海拔772米)、毛石河(海拔751米)、小垭坪(海拔766米)。

      头庙山 位于县境之东的大新乡与文兴乡、仁和镇交界地段,系猫儿河(文兴河)与大新河(茶亭河北源)的分水岭。主峰白垭湾头(海拔767.6米)。南延有海螺湾(又名天台山)(海拔797.5米)、三庙场(海拔801米)、云台山(主峰鲜家湾头海拔736米),三官山(海拔745米)。

      禹门山(俗呼雨门山) 位于县境之北的仙峰乡与双板乡交界地段(海拔682米),其北碑儿扁(海拔755米),其南石柱山(海拔662米)。

      魏家山 位于县境西北的金龙场乡与江油市东安乡接界地段(海拔710米),南延凤凰山(海拔634米)、鲤鱼石(海拔611米)。

      大宫山 又名干柏树,位于县境之北的双板乡与仙鹅乡交界地段(海拔703米),之北有双板乡与江油市东安乡交界的大草坪(海拔685米)。

      大圆包 位于县境之北的仙鹅乡境内(海拔702米),向西南延伸,有玉皇山(又名朝鹤山,海拔689.7米)、接龙垭(海拔610米)。

      珍珠垭 位于县境之北的双板乡与许州镇边界(海拔589米),建有珍珠垭水库,又名东方红水库。

      西寺垭 位于县境之西的黎雅镇与江油市战旗镇的边界处,(海拔631米),南延有雷打石(海拔631米)。

      龙头山、公子山 位于县境之西黎雅镇与市游仙区柏林镇的交界处,龙头山海拔651米,公子山海拔645米。

      帽盒山 位于县境中部宏仁乡与县西卧龙镇交界处。其主峰石梯子(又名高坡子、海拔586米),李家湾头(海拔651米),火石岭(海拔585米)。

      卧龙山 位于县境之西的卧龙镇(海拔752.7米),南延至石牛镇境内为牛头山(海拔696米)。

      金子山 位于县境中部宏仁乡与长卿镇交界处(海拔643米),南延至长卿镇与石牛镇交界处,有灵童山(海拔646米)。

      双峰山 位于县境之南的双峰乡境内(海拔699米)。

      崩山子 位于县境之南的观义镇境内(海拔589米)。

      大垭 位于县境之南的观义镇与三台县龙树镇的交界处,北起观义镇,经大垭、小垭、崖河岩南达三台龙树镇境,为枝状低山,全长12公里,海拔638米。

      (说明:本节记述的山丘位置只是大体位置,不能作勘界依据)

    TEL:0816-5380866
    两弹城旅游景区版权所有 | 绵阳金石易佳全案策划
    相关内容信息版权归景区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为了您的浏览质量,请您跳转是PC端网站!

    立即跳转